临海市船舶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 - 1 - 前言 船舶制造业是发展水运和开发海洋工程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属资金、技术、信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外向度高等特点,发展船舶制造业有利于增加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极具发展前景和潜力的产业之一。临海位于浙东南沿海,具备发展船舶制造业的岸线条件和良好基础,有条件培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为促进我市船舶制造业迅捷、有序地发展,成为全市特色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是十分必要的。 鉴此,特提出船舶制造业发展规划。 一、临海市船舶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沿革 临海市船舶制造业历史较为悠久。早期主要从事渔船修造业,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迅速带动航运业和造船业的发展。从打造十多吨、上百吨的小船舶,发展到上千吨、上万吨的大轮船;从单一打造木质小渔船、内河小水泥运输船,发展到打造各类吸砂挖泥工程船、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从模仿打造,发展到自行设计制造。目前,临海有6 家修造船厂,均属民临海市船舶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 - 2 - 营企业,甲、丙类船厂各3 家,有能力打造1— 2 万吨级船台8 只,5000 吨级及以下船台近50 只,2003 年造船量20万载重吨,年产值在10 亿元左右。台州宏冠造船有限公司拥有射流式高效吸砂挖泥船专利技术,临海已成为我国吸砂挖泥船最大的生产基地。 (二)发展优势 1、资源优势 临海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内河航道资源,海岸线总长244 公里,其中大陆岸线74 公里,海岛岸线170 公里。沿海岸线中台州港临海港区(头门)皮箱里湾纵深270 米, 宽 180米;大沙头纵深120 米,宽150 米;皮箱里与丁枪嘴之间纵深 900 米,宽2700 米,水深0-7.8 米,可建造各类5-10 万吨级船舶。另外,桃渚小门山、红脚岩、上盘白沙、深塘门也拥有适宜建造船舶的岸线条件。灵江是感潮河,全长46.38公里,航道宽在160-1300 米之间(主航道宽140-400 米之间 ),水深在3-8.8 米之间,且可直接出海,适宜建造内河运输、操作的各类中小型船舶,也适宜建造海洋运输的船舶。 2、体制优势 临海是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发源地,长期以来依靠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讲究实效的精神求发展,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船舶修造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具有运作机制灵活,优临海市船舶制造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