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速直航(一般为全速)的船舶操一定舵角(一般为满舵)后,其重心所描绘的轨迹叫做旋回圈(turning circle)。 表征旋回圈大小的几何要素主要有进距、横距、旋回初径、旋回直径、滞距和反移量等。 1.进距(adv ance) 进距也称纵距,是指从操舵开始到船舶的航向转过任一角度时重心所移动的纵向距离。通常,旋回资料中所说的纵距,特指当航向转过90°时的进距,并以Ad表示之,其约为旋回初径的0.6~1.2倍。 2.横距(transfer) 横距是指从操舵开始到船舶的航向转过任一角度时船舶重心所移动的横向距离。通常,旋回资料中所说的横距,特指当航向转过90°时的横距,并以Tr表示之,其约为旋回初径的一半。 3.旋回初径(tactical diameter) 旋回初径是指从操舵开始到船舶的航向转过180°时重心所移动的横向距离,并以DT表示之。它大约为3~6倍的船长。 4.旋回直径(final diameter) 旋回直径是指船舶作定常旋回时重心轨迹圆的直径,亦称旋回终径,并以D表示之。它大约为旋回初径的0.9~1.2倍。 5.滞距(reach) 亦称心距。正常旋回时,船舶旋回直径的中心O总较操舵时船舶重心位置更偏于前方。滞距是该中心O的纵距,并以Re代表之,大约为1~2倍船长,它表示操舵后到船舶进入旋回的“滞后距离”,也是衡量船舶舵效的标准之一。 6.反移量(kick) 反移量亦称偏距是指船舶重心在旋回初始阶段向操舵相反一舷横移的距离。通常,该值极小,其最大量在满载旋回时仅为船长的1%左右。但操船中应注意的是,船尾的反移量却不容忽视,其最大量约为船长的1/5~1/10,约出现在操舵后船舶的转头角达一个罗经点左右的时刻。反移量的大小与船速、舵角、操舵速度、排水状态及船型等因素有关,船速、舵角越大,反移量越大。 表征船舶旋回运动状态的运动要素主要有漂角、转心及其位置、旋回中的降速和旋回中的横倾等,它们与船舶的旋回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1.漂角(drift angle) 船舶首尾线上某一点的线速度与船舶首尾面的交角叫做漂角,船舶在首尾线上不同点的漂角是不同的,在船尾处,由于其横移速度最大,因此漂角也最大。但通常所说的漂角是指船舶重心处的线速度υ t与船舶首尾面的交角,也就是船首向与重心G点处旋回圈切线方向的夹角,用β表示之。一般船舶的漂角大约在3~15°之间。 漂角越大的船舶,其旋回性越好,旋回直径也越小。超大型船舶较一般货船的方形系数值高,长宽比较低,有着较好的旋回性,它在定常旋回中的漂角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