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简答(30 分) 1. 简述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与艺术家的创作的区别。(《导学》P27) 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与艺术家的创作各有特点: (1)创作中的想象需要物化,欣赏中的想象不需要物化。 (2)创作中的想象需要制约,欣赏中的想象要突破制约。 (具体阐述见《导学》P27) 2. 简述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导学》P31) 建筑的精神属性可分为三个层次,最低的层次与物质功能紧密相关,体现为安全感和舒适感;中间层次体现为美观,重在“悦目”;最高层次则要求创造出某种情绪氛围,表现出一种有倾向性的情绪,富有表情和感染力,以陶冶和震撼人的心灵,重在“赏心”。 所有这三个层次,都可以纳入广义的“建筑艺术”范畴,但对不同的建筑来说,有的只具有第一层次,更多的上升到第二个层次,只有为数甚少的建筑才同时拥有这三个层次的意义。(教材P15) 2、简述当代中国画创新的几种类型。(《导学》P44) 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画坛一直进行着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讨论。当代中国画创新的几种类型 ①以古开今型——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很好的消化、吸收传统绘画的精华,大胆突破,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如齐白石把写意花鸟发展为大写意(《荷花》);黄宾虹的山水在多变用墨上形成自己的特点(如《拟笔山水》);潘天寿的花鸟在结构上、在笔法上都有自己的风格(如《荷花》)。 ②中西融合型——吸收外来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如徐悲鸿的素描《双马》《人体素描》《山鬼》;林凤眠的《静物》在光线、透视、色彩上很有特色。 ③师法自然型——更加注意面对自然和现实生活,在写生中获得独特感受和认识,以及属于自己的表现方法。如李可染的《山水》《山村飞瀑》。 五、分析(40 分) 1.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所产生的审美愉悦主要来自哪几方面?试根据你的欣赏经验加以说明。(P10~11,《导学》P28)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所产生的审美愉悦主要来自两方面: (1)对艺术家所创造的美的发现。艺术本身的美不仅包含了生活美、自然美的精粹,而且凝聚着艺术家的心灵美和精湛的技巧;欣赏者面对一件精美艺术品的“拍案叫绝”,既是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肯定,也是对欣赏者自身审美能力的肯定。 (2)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再创造”。 尽管艺术形象规定了欣赏者的感觉、想象、体验、理解等认识活动的基本倾向和范围,但欣赏者总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感受艺术形象,理解作品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