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宵节挂灯笼的来历故事 〔元宵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公元前 108 年,汉文帝平叛成功,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日,就将这一天定为“元宵节”。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元宵节挂灯笼的来历〔故事〕,供大家阅读参考。 名目 中国元宵节挂灯笼的来历故事 元宵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元宵节的禁忌 中国元宵节挂灯笼的来历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非常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和善,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知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预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觉察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胜利,从今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元宵节挂灯笼的由来就这样产生了。 据有关史籍记载,关于元宵节挂灯的缘由有两种说法:一是“祭太一神”;一是“燃灯礼佛”。太一神是天神中最尊贵的神,其地位在五帝之上。汉武帝特别信任神仙,当亳人谬忌建议祭祀太一神时,汉武帝欣然应诺。元狩三年(公元前 120 年),汉武帝下令在长安城东南建了一座太一坛,以祭祀太一神。元鼎五年(公元前 112年),他又在甘泉宫修建了太一祠坛,并把祭祀太一神的时间定于正月十五日晚。这晚以通宵达旦的灯火渲染强烈气氛,形式多样的灯笼把太一祠坛映照得既光明又奇妙。汉武帝则率领文武百官连连跪拜,虔诚祈祷,以求太一神降福人间。宫廷每年如此大张旗鼓地祭祀,便在宫廷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惯例。这种惯例流传到民间,便渐渐形成了正月十五挂灯的风俗。 “燃灯礼佛”开头于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年间(公元 58 年——75 年)。据《西域记》记载,正月十五,印度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认为此时是上元天官赐福的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晚在宫廷和寺院燃灯礼佛。这个风俗经官方的提倡,渐渐开头在民间流行。于是,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卒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处处一片灯火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