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观看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2、知道青蛙吃害虫,要爱护青蛙。 3、培育爱惜动物的情感。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5、尝试用线条记录试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预备: 《小蝌蚪找妈妈》视频、魔术图片、小卡片、小蝌蚪头饰、《小蝌蚪找妈妈》歌曲。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黑脑袋圆溜溜,一条尾巴拖后头。东游游来西游游,似乎很多黑豆豆。小伴侣,你们能猜出我是谁吗?对啦,我的名字叫小蝌蚪,别看我长得挺可爱,其实我是个很可怜的孩子,妈妈一生下我就去了别的地方,我都长出小尾巴了还没见过我的妈妈。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找妈妈呢?那就跟我走吧。 二、播放视频,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1、观看视频,感受小蝌蚪找妈妈时的身体改变。 2、出示魔术图片,引导幼儿描述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环境。 三、发放卡片,幼儿动手操作。 1、幼儿根据青蛙的生长改变过程排序。 2、幼儿自主沟通,老师适时点拨。 四、音乐嬉戏: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围成一圈跟在老师后面,依据歌词自编动作。 五、小结: 小蝌蚪变成青蛙以后,常常帮农夫伯伯捉田里的害虫,青蛙是我们的伴侣,我们肯定要爱护它哦。 活动延长: 1、春天到了,天气渐渐转暖,幼儿可在爸爸妈妈的伴随下去河边观看小蝌蚪。 2、幼儿自己在家养一些小蝌蚪,观看小蝌蚪变青蛙的整个过程。教学反思:1、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以讲故事形式进行引入,略显单一,于是采纳 PPT 的形式,将故事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幼儿观看,并加以将讲解并描述,这样让幼儿很直观地观看小蝌蚪的各种动态,以及青蛙的模样,青蛙与其它动物的相同与不同;2、在活动过程中,在保证幼儿有自由进展空间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先进行观看,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再进行绘画基本操作的示范;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稳固幼儿的良好习惯;4、缺乏之处在于:从最终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 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假如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便利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