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学设计与反思:妈妈的怀抱教育目标:1.理解故事,学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并与同伴一起表演。2.感受母子互相拥抱的亲热,体验孩子渴望妈妈怀抱的情感。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积极主动地学习角色之间的对话。 难点:能对比出家人的怀抱最温暖。 活动准备:挂图第 6 号。故事中小动物的头饰。活动前让孩子感觉家里人的怀抱是怎样的。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设悬,引出主题。 1、你喜爱你的妈妈抱抱你吗?为什么? 2、妈妈抱抱你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二、讲述故事,对比出在妈妈的怀抱最舒适。 (一)有一条小蛇到树林里去,看到小动物都有妈妈抱,他会怎么想呢? (二)老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1.小蛇遇到了谁?(引导幼儿依次回忆故事中出现的角色,并出示挂图) 2.小蛇看见小动物们和自己的妈妈在干什么?小蛇最喜爱谁的怀抱? (三)结合挂图再次讲述故事,重点引导其学习角色间的对话。 1.根据故事内容依次提问: 小蛇是怎么问小松鼠的?小蛇躺在谁的怀抱里?怎么说的? 小蛇是怎么问小袋鼠的?小蛇躺在谁的怀抱里?怎么说的? 小蛇是怎么问小熊的?小蛇躺在谁的怀抱里?怎么说的? 小蛇最想躺在水的怀抱里,感觉是怎么样的呢? 2.师幼一同完整复述故事。 三、角色扮演,练习对话,尝试用拥抱表达爱意的方式。 请幼儿带上头饰扮演角色,摆上小凳子,组合成“母子对”大家一起边讲边表演,指导幼儿完整讲好对话部分。 四、通过提问提炼和爸爸妈妈拥抱的甜蜜感觉。 1.小蛇为什么喜爱凉凉的怀抱? 2.你最喜爱谁的怀抱?感觉是怎么样的? 中班语言《妈妈的怀抱》这是一个带有浓浓亲情的故事,简单、有趣,非常适合中班的孩子复述和表演。本活动通过对比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怀抱最温暖,舒适,老师一句一句的分析讲述,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又加深了记忆,对后面的表演活动也有帮助,更让他们明白拥抱是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是家庭成员间的一种语言,一种习惯。 首先,我从谈话,激发幼儿的回忆“在妈妈怀抱里的感觉”引出故事主题。接着,讲述故事对比出在妈妈的怀抱最舒适。通过完整欣赏文学作品,培育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初步了解故事。在提问中依次回忆故事中出现的角色图片,帮助幼儿梳理故事。随后,我又结合挂图再次讲述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角色之间的关系、对话讲述。并将引导重点放在学习角色间的对话,丰富理解词语:暖暖的、好舒适。最后,角色扮演,练习对话,尝试用拥抱表达爱意的方式。通过表演来情景再现,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