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我市机械制造、印刷装订、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四大传统产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步进展而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曾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快速进展。但在科学进展的新阶段,从转变经济进展方式的现实需要看,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看,我市四大传统产业竞争优势逐步弱化,进展后劲相对不足。如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我市科学协调进展,是推动繁荣幸福新**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市政协组织精干力量深化基层,实行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具体调研与建议如下: 一、传统产业进展现状与制约因素 据统计,截止到“十一五”末,全市共有传统产业 1153 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安置就业人员 59736 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纳税 32098 万元,占当年全市税收的%。分析“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进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偏小。我市 1153 家传统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 XX 万元以上)仅为 47 家,占总数的%。这表明传统产业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较大规模企业少,应适时转型升级。二是纳税贡献不够大。XX—XX 年我市传统产业纳税分别为27454 万元、26344 万元、28948 万元、30968 万元、32098 万元,分别占当年全部税收的%、%、%、%、%。总体看“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纳税贡献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占当年全部税收比例呈逐年递减之势。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比较而言,以 XX 年为例,XX 年118 家高新技术产业纳税 52769 万元,而 1153 家传统产业纳税额仅为 32098 万元,仅占传统产业个数 10%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制造了传统产业倍的税收,这表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三是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我市四大传统产业遍布城乡,截止 XX 年底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近 60000 人,为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景可期。我市四大传统产业均属民营性质中小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但是正所谓“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应对个性化、多样化、快速变化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比较强。加之,四大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进展,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相对成熟的经营模式,有了比较坚实的进展基础,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根本条件。 通过全面分析传统产业进展现状,制约传统产业进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科技投入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我市绝大多数传统产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原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