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2 分)急不暇择( ) 移徙( ) 淅沥( ) 葱茏( )2.依据课文内容填空。(2 分)⑴ 绿 的 枝 条 悬 垂 在 我 的 案 前 了 。 它 依 旧 , 依 旧 ,依旧 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⑵ 它渐渐失去了 的颜色,变成 ,变成 ;枝条变成 ,变成 ,好像病了的孩子。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用得不正确的一句是( )(2 分)A、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年华。B、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C、我不得不变更的计划……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D、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4.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哪一种较不适宜?如果你都不同意,请在 D 的后面写出你的理解。(3 分)A、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怀。B、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合适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吧。C、像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D、5.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3 分)⑴ 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⑵ 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着雨水。( )⑶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6.填在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4 年包头试题)(2 分)置身于一方有书的天地,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 。打开书,走进 的思想丛林,我们便会顿觉异香弥漫, ,总能在油墨的芬芳中感悟些什么。当我们与书中那 的人和事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便会发觉生命曾经隐忍的种种深义。A.炯然有神 五彩缤纷 陶然自得 形色各异B.炯然有神 五彩缤纷 沁人肺腑 形色各异C.目光炯炯 五光十色 陶然自得 形色各异D.目光炯炯 五光十色 陶然自得 形形色色7.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004 年包头试题)(2 分)A.我校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条件,强化管理体系,形成了正确的教学思想和办学特色。B.专家们呼吁,每个人都要坦率地面对心理问题,像追求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