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 同步练习 3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筵席 煎熬 栖惶 亲眷 B.蹙眉 携手 顷刻 厮守C.狼籍 淋漓 解剖 讫今 D.罗帏 青鸾 暮蔼 胸臆(导析:注意形近字的区别。)2.选择使用最恰当的一组词语填空()(1)虽然眼底人千里,且__生前酒一杯。(2)恨不倩疏林____住斜晖。(3)遥望见十里长亭,___了玉肌。(4)晓来谁____霜林醉?总是离人泪。A.干 留 瘦 染 B.尽 挂 减 染 C.饮 留 消 点 D.尽 挂 消 点(导析:由炼字来体会曲词意境。)3.选择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莺莺在长亭送别张生,真是黯然销魂。B.白马将军的确救下莺莺,使崔相国一家终于破镜重圆。C.莺莺有心与张生举案齐眉,怎奈老夫人从中作梗。D.莺莺对感情是执着的,她害怕这一别从此劳燕分飞。(导析:成语的使用要注意切合语境,尤重对象。)4.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合理的一项()(1)晓来谁染霜林醉?(2)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3)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4)泪流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A.(1)反问(2)夸张(3)借代(4)对偶B.(1)比拟(2)对比(3)借喻(4)对偶C.(1)比拟(2)对偶(3)借喻(4)夸张D.(1)比喻(2)对偶(3)借代(4)夸张(导析:揣摩不用修辞如何说,比较之,修辞出矣。)5.下面一组句子中,属于化用或改选古人诗词名句的一项是()(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2)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3)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4)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5)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A.(2)(3)(5)B.(1)(2)(3)C.(1)(3)(4)D.(1)(2)(4)(导析:熟悉有关的诗词名句,注意语言积累。)阅读[端正好],完成 6—8 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6.这支曲子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景物?(导析:筛选索检材料知识。)7.在“晓来谁染霜林醉”一句中,“染”和“醉”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个词妙在何处 ?(导析:将句子与这两词原来的适用对象比较。)8.对这支曲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支曲子主要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B.整支曲子是通过主人公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其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C.所选择的几种带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融为一体,构成了辽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D.“晓来”两句是自然景物的客观再现,其中“总是离人泪”是对前一问句的回答。(导析:对人物眼中的景物要与人物情感联系起来。)阅读选段,完成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