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分析二十里铺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教研组数学低段教研组时间月日参加人员数学低段教师主讲人魏延峰地点三、四教室研讨内容第六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的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少,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教学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知道“千克克,吨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增强估计能力。能用适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情感态度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难点: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质量观念。教学措施:、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动物趣闻”这一素材,由动物世界的奇闻趣事引出对质量问题的探究。可以让学生课前调查有关动物体中的资料,课堂上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会对蜂鸟、蓝鲸等动物质量的大小感到好奇和兴奋,主动提出“克有多重”、“千克有多重”、“吨有多重”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重视在活动中体验,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对克、千克、吨的认识。质量观念的形成必须依靠丰富的感性经验作支撑。教学时,要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通过估、掂、称等一系列活动,充分感受、体验。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质量是克、千克的物体,在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物体轻重的理解。、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物品的质量,巩固和深化对克、千克、吨的认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体重的变化情况,认识自我,体会成长的快乐。一、魏延峰说教学设计思路考虑到克、千克和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学前,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课前调查活动:我让孩子们到商店里看一看食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