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供给链协同的目标供给链协同的目标:在业务上,使得供给链在满足客户即时变动的需求过程中,更准确、更快、更优质的响应。在管理上,使得供给链的运作更具可见性,自我调整性,在信息传递上,更准确、更实时、更具深度,最大的便利管理者进行跨企业的运作。协同整个模型的目标就是要从信息的事后反映到事中可见到及时响应一直到最后的自我更正,最后上升至前驱的响应行为。客户的信息需求决定软件架构的思考模式,我们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的信息需求:1) 信息准确性需求2) 信息及时性需求3) 信息深度性需求供给链软件构架模型的目标就是要从信息的事后反映到事中可视到实时可视响应一直到最后的自我更正的层阶结构。所以供给链协同业务的目标从其三个方面看具有 3 层目标〔受 SAP 启发〕:1.1 准确反映级1〕部门业务流程的准确反映:1〕部门业务流程的可见反映2〕准确反响、总结和统计分析此级别建立在使用者对信息准确性的需求根底上的。商业实体关系变得彼此交错的时候,信息质量、可视的反映是进行下面两个层次运作的必必需条件。只有集成准确的信息反映才有可能进行及时的响应以及自适应级的处理甚至预先处理〔Proactive〕。订单,方案,采购,库存以及发运的可视性信息是整个供给链网络协同以及监测的关键,通过关系型数据库以及标准的 TCP/IP 协议以及 B/S 结构的管理软件包括无线技术都能够很大的推动信息的准确反映。1.2 及时响应级1〕协同过程的可见性2〕事件的规那么化实时响应此级别建立在使用者对信息及时性的需求根底上的。克服了组织信息壁垒,信息能够准确的传达,供给链上的信息快速的响应就是必要的进步。对过程中信息不断反映的事件状况是业务绩效的关键指标。以订单〔包含销售定单、采购订单以及运输定单等总称〕为引导线索,跨不同业务职能部门的可视化管理,包括定单的预测,生成、定单方案和协调、定单的执行〔采购指令运输指令、出入库/收付款指令的激发、执行〕一直到订单完成后的归集。同时包括在各个阶段的异常事件规那么化响应和处理。包括:〔1〕订单的中止〔方案期间和执行过程中的中止,前者进行强行下达中止或者拒绝指令即可;后者进行冻结并记录相关处理〕〔2〕拖期〔由于内部制造、采购、或者委外拖期以及运输指令的延期执行造成或需求方的需求推后原因〕〔3〕异常指令〔包含处理退货、换货、赔款等异常情况〕〔4〕非正常完成〔执行过程中出现地缺货、品次不够等等〕1.3 前驱调整级1〕协作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