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发言材料一、深化改革、服务进展,2024 年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值得充分肯定 过去一年,全区工商系统紧紧围绕“再创业、新进展”主题和“4416”工作格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定心加力、创新增效,为全区经济社会进展作出了贡献。 一是助推进展成效明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仔细履行职责,全区市场主体培育、微企进展、品牌建设非公党建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全年新进展市场主体 1.2 万户,其中微型企业 847 户,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到 8.7 万户,新进展率达到 14%、创近年来新高;新增注册商标 1169 件,总量突破 1 万件大关;“小个专”党建工作获评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 二是商事改革持续深化。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持续深化“多证合一”和企业简易注销制度改革,成功实现“二十证合一”;率先开展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和个体工商户登记免予提交房产证明试点;企业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已有 379 户企业完成电子化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得到国家工商总局充分肯定,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三是监管效能明显提升。结合“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全面推开,强化了企业信用信息应用,基本构建起以信用约束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累计归集企业信用信息 65.1 万条,向社会提供信用报告 915 份、同比增长 58.6%。结合“四城同创”,开展无证无照经营、民办培训机构、房地产、能源行业霸王条款等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 33 件、涉网案件 28 件、商标侵权和商品质量案件 31件,“失信被执行人出行难”信用监管案例成功入选全国工商系统 20 个典型信用约束故事。 四是消费维权持续加强。消费维权网络进一步延伸,“安华调解室”作为全市基层消委会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汇报会;全年共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545 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500 余万元;创新开展商品质量风险警示工作被全市推广应用,2 户企业销售人为添加苯胺类产品质量不合格行政诉讼案一审胜诉、成为全国首例。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工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商事制度改革仍需深化,工商登记便利化程度有待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有待提升;二是事中事后监管还有不足,在新业态进展上基层市场监管手段和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三是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