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分析公路工程项目资金管理的三个环节,阐述了政府部门对资金管理的职责和方式,提出了对工程资金实行延伸监管的思路,并结合实践予以论证。 随着北京市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进程,财务资金管理工作也要及时变革,创新思路,推陈出新。本文根据实践中的管理经验,总结出资金延伸监管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及时进行评价,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从理论上说,公路管理部门的资金管理可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资金在公路管理部门内部的管理环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内控制度;其次是资金从公路管理部门内部流向施工企业的环节,也就是资金的对外支付程序;最后是资金在施工企业流转使用的环节,即对资金实行延伸监管。 一、资金的内部管理环节 应当说,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单位或部门的,是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保障制度,是不随管理体制的转变而变化的。实践中,应当理顺政府部门内部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衔接关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支付工程款的内部流程,提高资金支付效率。 二、资金的对外支付环节 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完成后,新成立的经营性公司其性质也“由内转外”,即从原来的公路管理部门所属的内部单位转变为外部的施工企业;从原来与业主混为一体转变为纯粹的工程承包商,根据市场经济模式参加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有的资金拨付程序必定随之改变,即由原来的拨付给对所属内部单位工程款改为对外部施工企业支付工程款。“拨付”和“支付”工程款,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性质却发生了根本转变。 在原有体制下,对所属单位的拨款管理相对较松,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属于粗放型管理;而对外部施工单位支付工程款,则要求准确、及时,管理要求较为严格。为此,需要做到“推行合同化管理,严格计量支付手续”。例如,北京市公路养护工程施行市场化管理后,公路管理部门确定了按合同计量支付工程资金的原则;同时根据养护工程的规模、性质不同,实行不同的支付方式,具体包括: 1.对于公路大修项目,实行公开招标,依据中标合同及建立计量的工作量支付工程款。 2.对于日常养护工程,由养护业务主管部门制定标准化、法律规范化的格式合同,根据合同规定经过考核后支付工程款。 3.对于其他养护工程,实行根据单项工程合同计量支付工程款。 通过付款方式的改变,提高了资金支付的准确性、及时性,收到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三、资金的延伸监管环节 表面看来,工程资金从政府部门支付到施工企业的银行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