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教案武汉二中广雅中学郭秋红教学主题:消除歧视崇尚关爱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本节课主要在于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在过程中自觉培养感情和价值观,现代教学方法提倡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即学生作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结合心理知识和医学知识,通过创设各种学习情境,采用不同的活动方法,使学生的情感一步步得到升华。本节课通过学生自我审视、反面教育、自身体验并通过别人看自己的内心,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艾滋病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此次专题教育意在通过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学生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审视和思考,感受并升华自身潜在的爱与责任,从而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看待艾滋病人,认识到生命的平等,以宽容的心接纳不同的人。并通过一个人带动一个家庭,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将课堂的影响扩大到课堂外。教学背景分析:在当今艾滋病快速蔓延的趋势下,并且青少年患病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被艾滋病危害的主要群体,对初中生开展艾滋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艾滋病和正确看待艾滋病人,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本节课是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主题和传播途径主题之后的升华,通过前边的教育主题学生们已经对艾滋病、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了基本认识,为本节课的情感教育做了铺垫,前边的学习使同学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从无知到有知,从模糊、恐惧到清晰、理智,在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可能使同学们正确的看待艾滋病人,消除歧视、产生同情、甚至主动地关爱艾滋病人。从整个教育的过程看,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归感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学目标:认识目标:明确什么是对艾滋病人的歧视认识歧视不利于艾滋病的预防情感目标:学会正确看待艾滋病人,体验生命的尊严,能够接纳不同的生命,加强作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歧视不利于艾滋病的预防教学难点:主动关爱艾滋病人,增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学方法:情景假设、分组讨论、自我体验、反面教育、个人影响教学对象年龄及参加者数量:初二年级(14-15 岁;小班教学 40 人活动时间:40 分钟教学活动材料清单:多媒体「相关视频、图片、音乐心型红色宣传板学生自制红丝带教学活动步骤©分钟一导入课程1 前边的专题我们已经认识了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并知道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怎样去预防艾滋病,那么远离艾滋病是否就等于远离艾滋病人呢"2 通过配乐朗诵一首散文诗树立感情基调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