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育人的价值及实践路径讨论张园园◆摘 要:劳动是我们与社会联系的通道,通过劳动为社会的进展贡献价值,同时又实现个人的成长。《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劳动教育应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通过劳动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发中华传统美德,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关键词:劳动教育;育人价值;实践路径一、背景随着时代的进展,劳动教育被给予了新的内涵,但现实中由于升学的压力,在部分中小学中劳动教育所占比重有所缩减,而高校中因就业压力相对比较重视专业课的教学,也弱化了劳动育人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和劳动能力的锻炼。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2024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重申了劳动育人的重要价值,以期构建劳动育人新模式,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传承,培育全面进展的时代新人。二、劳动育人的价值劳动育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人通过教育接受思想理论,再通过实践进行转化,教育离不开实践,学生通过实践来践行理论,促进进展。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进展依靠人的劳动付出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劳动是帮助人们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参加社会实践,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进展动态,掌握生存技能,通过发挥自身的价值,升华个人的思想境界,并逐步实现个人成长。劳动育人强调的是社会参加,它将人与社会密切连接,通过社会劳动,学生得到历练,提升其社会责任感,激发其改造社会的热情,同时更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社会人这一角色中。从另一角度说,劳动育人不同于课堂上的理论教育,通过劳动实践更能让学生感悟到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诚信、什么是爱国,从而更积极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中。社会的进展需要教育的支撑,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应满足社会进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也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点,劳动育人与德育并行,列入教育进展规划中。一方面,劳动育人更符合素养教育的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进展,丰富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劳动教育体系涉及工匠精神、责任和担当精神,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三、新时代劳动育人的实践路径(一)实现劳动育人与德育并举,共同培育时代新人德育是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方向,劳动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