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市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大会发言稿同志们: 今日,我们召开全区“冬防”大会,主要是分析研判当前治污新形势,安排部署具体任务,动员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巩固深化拓展治污成果,提升科学治污水平。刚才刘军同志对今年全区大气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仔细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认清形势鼓干劲 去年,我们根据市上统一部署,集中全区力量打了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整体战,在大家的辛勤付出下,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任务。眼下,随着全市“冬防”动员大会的召开,我们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治污攻坚期。今年“冬防”工作压力更大,任务更加艰巨,这种形势和压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市上确立了更高的工作目标。根据年初部署,今年全区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是优良天数达到 231 天。现在距年底还有 83 天,还有 38 天优良天气的差距,这就意味着今年剩余的时间内每 2 天必须保证一天达标,才能完成年度既定目标,而从前两年 11 月—12 月空气优良天数达标情况来看,达标率不容乐观,任务还十分艰巨。近期,市上出台的 2024—2024 年度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将对四区排名情况每月进行通报,对连续三周排名倒数第一、且综合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不降反升的县区进行约谈;对连续四周排名倒数的进行问责。与这些新要求相比,假如不及早实行更严、更细的措施,将无法适应新形势,我们的工作就会落后,先进会变成后进,会在这方面“栽跟头”。二是我们自身工作仍有许多不足。从客观来看,当前,我们面临的“三多一大”现状没有改变(污染源多、耗煤量多、排放量多、空气温度大),随着“项目攻坚年”的深化推动,一批谋划实施的重大项目亟需加快进度,我们面临着既要抓项目、促增长,又要治污染、保环境的双重压力。同时,因地域制约,常常会有沙尘暴和扬尘等区域性天气影响,加之国家采纳了新的考核指标,除 PM10、PM2.5 两个指标外,还增加了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考核指标,今年前几个月,兰州市就是因臭氧超标,影响了整个治污成效。从主观来看,现有的治污措施不系统、不法律规范,还有很多监管空白,尤其是去年“冬防”工作总体上还是临时抱佛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状态。与之相比,今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呈现出措施更细、标准更高、督查更严的特点,特别是在各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都制定了“一杆子插到底”的具体措施,假如稍有松懈,就跟不上全市的工作节奏,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