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课题:第一章第四节种子的萌发第 2 课时课型:新授课1.知识目标① 通过观察实验,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重点)② 阐明种子各部分结构与幼苗各部分的发育对应关系(难点)2.能力目标① 通过观察种子萌发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② 鼓励学生培育幼苗,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培养种子萌发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学习种子萌发的过程,在教学中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观察,讨论和比较,自己归纳出种子萌发的过程,由于学生亲自培育,整个过程历历在目,很容易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而不是通过背诵教材学到的,所以印象会非常深刻。在学生进行充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回忆种子的结构,呼吸作用和识别幼苗的结构,最终让学生在这之间建立关系,从而攻克本节课的难点。最后联系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得知,当幼苗长出第一片绿叶,就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在植物体内逐渐积累,同时,种子的子叶或胚乳中储存的营养物质慢慢消耗,子叶或胚乳消失,学生同时也明白了在农业中选用子粒饱满,完好无损的种子。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分组进行培育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的实验装置。(菜豆和玉米种子数粒,玻璃杯或塑料瓶,其他废弃装置等,清水。)每小组分工合作,隔两天种下菜豆和玉米种子数粒,细心培育。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过程挂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2 分钟1 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2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所需要的自身条件是什么?学生回忆、看书,然后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并进行板演。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作品展示:1明确学习目标2 分钟展示作品激发兴趣3 分钟过渡:同学们对以上知识掌握的很牢固,这节课我们对这些知识进行延伸,充分利用我们的感官来感受种子萌发时的神奇。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粒种子怎样发育成幼苗的。(板书)种子的萌发 2学习目标:①通过观察实验,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重点)②阐明种子各部分结构与幼苗各部分的发育对应关系难点)展示作品1.每小组菜豆和玉米种子萌发装置展示出来对每位同学的作品都表示赞扬从而体会农民的辛苦。2.评选最优秀一组,说说培养过程。作品展示:2器皿在家随意选择在里面装些细沙,每隔 2 天播种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种子各数粒。很自豪的说出小组成员分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