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村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方案 后进村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后进村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提升进展能力,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分类定级工作的通知》46 号文件精神结合村工作实际,为实现村党支部由后进党支部向一般党支部转化提升,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村地处市折多山以西、雪山脚下,与县草科乡接壤,距城区260 公里,属高山半农半牧村,平均海拔 3600 米。全村共有 11 户、59 人,党员 10 名,现有耕地面积 454 亩,退耕还林面积 230.85 亩,集体公益林面积 14257.67 亩,生态草补面积 35801 亩,该村主要出产的粮食作物有青稞、土豆等,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虫草、民居接待,全村人均纯收入为 9000 元。在 2024 年在软乡弱村验收工作中,被评定为后进村。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前期通过村支部自评和乡党委复评,村对比村党组织评先定级评分标准,得分 59 分,综合评定为后进,经综合分析,村支部存在以下问题. (一)村内个别村干部乱作为。具体表现在:个别村干部文化素养低,法律意识淡薄,无集体观念,乱作为。如,2024 年,个别村干部未根据“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要求,未征得党员干部群众同意,私自将村部分草场出租给县草科镇的群众放牧,引发了村内矛盾,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大,给给村“三山一界”的和谐稳定带来了矛盾隐患。 原因分析:一是个别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二是无集体观念,工作中多为自己考虑,不为群众考虑;三是村上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个别村干部任意妄为。 (二)班子成员能力水平低。具体表现在:村“两委”干部因工作能力有限、文化水平低,不能有效解决群众的合理民生诉求,涉及文字性的工作都推诿给镇党委、政府包村干部。如,村“三职”干部文化程度偏低,村党支部书记忠一,村主任白玛汪堆只有小学文化,村“两委”班子理论知识不足,惠民政策不熟,实际工作经验欠缺,导致日常工作推动缓慢。 原因分析:一是受过去交通不便的影响,村内群众因上学不便而读书少,导致村内绝大多数群众都是文盲,少数年轻人有小学文化,文化水平都偏低;二是党员干部勤于虫草采挖、民居接待、物资运输等增收致富,疏于学习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及工作能力. (三)村级管理运行制度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一是村党支部落实党内各种制度较差,组织生活制度开展少,如,在 2024 年该村未按标准召开村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村党支部只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