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行手机支付进展措施 一、手机近场支付根本概念 手机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效劳,使用手机完成资金结算的过程。手机支付业务是一项跨行业的效劳,是电子货币与移动通信业务相结合的产物。手机支付业务不仅可以丰富银行效劳内涵,使人们随时随地享受银行效劳,同时还是电信运营商提高 ARPU 值的一种增值业务。手机支付存在着多种形式,依据基于支付价值的大小可将支付类型划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依据地理位置可划分为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本文所阐述内容为手机近场支付。手机近场支付是利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实现手机与消费 POS 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以完成交易双方货币支付过程的新型支付方式。手机近场支付是电子支付的工具之一,是继银行磁条卡、IC 卡的一种全新支付工具。目前,手机近场支付的近距离通信技术有两个频段:13.56MHz 和 2.4GHz。两个频段的技术要求不同,产品形态也不一样。我国最为普遍的应用为 13.56MHz 的智能 IC 卡,其应用范围包括金融银行卡、公交卡、各类会员卡及优待卡等;2.4GHz 技术由于无线信号的发送需要持续供电,而主要在移动通信领域,其产品形态为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 RFsim 卡。 二、手机近场支付的产品形态分析 目前,我国手机近场支付标准还没有明确,因此,各银行联合企业纷纷推出试点产品,依据产品承受技术和外在形式主要分为两个大类、四种形式。第一是基于非接射频频率 13.56MHz 的外置卡、SIMpass 卡和 NFC 手机三种形式;其次是基于非接射频频率 2.4GHz 的RFID-SIM 卡。除了这两大类主流形态外,还有通过二维码识别、条码识别等非接触支付方式,但由于其缺乏客户身份有效识别及平安把握手段,无法得到金融行业的支持,而仅能用于个别行业的应用。 1、外置卡。外置卡产品是通过将具备金融功能的 IC 卡芯片置入小型银行卡中,通过非接方式实现近场客户信息识别、传输与交易确认的金融载体,一般通过粘贴或挂坠的形式实现与手机的一体。这种产品不是真正意义的手机支付产品,它可以看作是异型金融 IC 卡。该形态的典型产品是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联合开发的“中国移动浦发银行借贷合一联名卡〞。该卡由手机贴片〔挂坠卡〕与一张标准金融磁条卡组成,其手机贴片卡局部是通过粘合或挂坠的方式与手机结合,并通过后台系统把握实现手机号码与银行卡号的软绑定。该产品形态的优势表达在:产品使用门槛低,市场承受度高,用户不需更换手机号码,不需更换手机或 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