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多视角把握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多视角把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对其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概括,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意义重大。如何正确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从多个视角来认识和把握。 ? ? 一是现代化的视角。现代化是 20 世纪以来的世界潮流,各国你追我赶、争奇斗艳,逐渐形成符合自己国情、体现自身特点的现代化道路。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国家,中国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启了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1964 年,周恩来在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在 20 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逐渐深刻、丰富。党的十八大强调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规划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时间表: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漂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探究中,我们党始终在丰富拓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逐渐认识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坚持和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定要求、重要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要在实现国家现代化总进程中,从各个领域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就对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是制度和法治的视角。制度化、法治化是治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