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税务局青年干部读书分享会上的讲话稿在 xx 税务局青年干部读书分享会上的讲话稿。 今日来到漂亮丰厚的橘乡 xx,和大家沟通阅读的话题,是很有意味的。xx 因为橘乡之美和文明之美享誉四方,也因为张骞、李固、樊哙的文化积淀而丰沛厚实,加上宝山青铜文化的发现,西北联大的长期滋养和无数文化人的浸润而姣好。22 年前我来到 xx 工作,觉得这里人杰地灵,现在依旧这样认为。认真品读,xx 本身就是一本大书,博大精深而百读不厌。但今日和大家是谈读书的,还是言归正传吧。下面谈四个问题,与青年税干们沟通。 一、当前阅读之困境 在漫长的阅读日子里,有一句老话,叫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还有“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都是少年时期就开始鼓舞我们的一句古话,从那时起,到后来,再到现今,我们用这两句话来砥砺自己,也用这样的句子来鞭策我们的孩子,甚至孩子的孩子。可是渐渐地,你会发现,这样的勉励之语越来越乏力,也就是没有力量了。甚至忽然发现,你我的身边人,还有你自己,越来越在阅读上身陷困境。 困境之一:读与不读的尴尬。以 24 个世界读书日为例,政府年年启动,实行各种形式,花精力花时间,苦口婆心,却收效甚微,读书和不读书的问题,依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以拙诗为证:“读书的依旧读书/不读书的/还是不读。”这种尴尬,几乎成了一个普遍问题和世界问题,困扰着读书的人,也困扰着号召别人读书的人。有的人自己不喜爱阅读,偏偏命令孩子读书,自己打麻将喝茶喝酒,却动辄让自己假的学生去读书,这不是有些蛮不讲理吗?有的人长期不翻阅书本,却还做出好为人师的样子,让部下和同事读书,这就有些滑稽了,既显得乏力,也显得空洞,缺乏说服力。 困境之二:人均阅读绝对数量的忧虑。当今读书,喜爱根据人均阅读数量去考量。以人均而论,中国每年人均 4 本,日本人均 20本,美国人均 10 来本,这里面可能还含有阅读时尚杂志的数量。即以我们中国人而论,人均 4 本的阅读数量假如剔除时尚杂志,大概人均 2 点 9 至 3 点 2 本,数量就有些堪忧了。当然日本和美国的阅读量也包含着杂志和报纸,同样也不是乐观的。 困境之三:阅读的对象大有远离经典的现象。以快餐的阅读为主,以娱乐和通俗为主,经典文学作品、哲学著作乃至国学著作也被束之高阁。而且许多的作品,一旦成为经典,便成为和文物等同的书籍,除了学者和讨论人员,极少有人问津。世界文学名著除了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