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调研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根据轨道交通系统基础技术的特征不同,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系统,单轨铁路,自动导向交通系统,磁悬浮运输系统等类型。地铁建设通常需要较大的客运量来保证项目的可行性。因此,50 万人以下的城市很少能建地铁,地铁通常要与其他轨道交通全隔离,路权专用,市中心站间距在 1km 左右,郊区为 2km 左右。单方向小时通过能力在 3 万人左右,一般可延伸到离市中心 20km左右.各种轨道系统的适用范围,要根据该城市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等来推断。地铁是由电力牵引、轮轨导向、轴重相对较重、具有一定规模运量、按运行图行车、车辆编组运行在地下隧道内,或根据城市的具体条件,运行在地面或高架线路上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地铁的运能,单向在 3 万人次/小时,最高可达 6~8 万人次/小时。最高速度可达 90km/h,旅行速度可达 40km/h 以上,可4~10 辆编组,车辆运行最小间隔可低于。驱动方式有直流电机、沟通电机、直线电机等。地铁造价昂贵,每公里投资在 3~6 亿元人民币。地铁有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的弊端,但同时又具有运量大、建设快、安全、准时、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节约城市用地的优点。地铁适用于出行距离较长、客运量需求大的城市中心区域。一般认为,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就应该考虑修建地铁。 轻轨一般采纳地面和高架相结合的方法建设,路线可以从市区通往近郊。列车编组采纳 3~6 辆,铰接式车体。由于轻轨采纳了线路隔离、自动化信号、调度指挥系统和高新技术车辆等措施,最高速度可达60km/h,克服了有轨电车运能低、噪声大等问题。由于轻轨具有投资少(每公里造价在亿~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短、运能高、灵活等优点,因此进展很快。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进展中国家,轻轨方兴未艾。各国纷纷根据自已的国情,制定相应的轻轨进展战略和模式。纵观各国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类进展模式:一是改造旧式有轨电车为现代化的轻轨。这种模式以德国、前苏联及东欧各国为典型代表。二是利用废弃铁路线路改建成轻轨路线。这种方式以美国圣迭戈轻轨为代表,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如瑞典的哥德堡、德国的卡尔·马克思州也都采纳这一方式。我国上海五号线、武汉轨道交通 1 号线一期工程也属于这种方式。三是建设轻轨新线路的方式。对有些城市而言,修建轻轨比修建地铁更经济实惠,因此,诸如马尼拉、鹿特丹、中国香港等城市都相继新修了轻轨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