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培育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自 2001 年教育部决定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以培育学生的信息能力。与此同时,使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学习成果有效迁移到学生的学习和实际生活中,成为另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在学校教学中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特点的信息技术。依托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开展的教学与学习活动,为有效地解决进入信息社会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是为培育新型人才所需要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可靠的手段与方法。所谓的“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中老师的作用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要;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很显然不符合学习的客观规律。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自主学习。 老师有必要将网络技术整合到教育中来,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做到推陈出新,为学生创设更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基于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就是以化学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有机结合, 融为一体,发挥网络优势,以培育学生自主猎取知识为目的,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着重培育学生独立钻研的精神以及制造性思维的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通过网络猎取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网络是我们猎取有效信息的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信息沟通的主渠道之一,因此为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这里利用的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老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来猎取网络信息,必要时利用关键词搜索出自己想要的信息结果。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猎取信息资源的本领后,不仅对于将来增长计算机知识有帮助而且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空间。老师还要及时和学生沟通信息,因为网络中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庞大了,老师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都挖掘出来,所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互相沟通已经成为了我们现在的一种习惯。我们在一种平等、交融的氛围下来共同了解新的信息动向,讨论问题解决的方法,不仅可以使我们用最少的时间猎取最多信息,更能使师生间的感情得以更好的得到进展,当然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