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塔吊附墙计算书

塔吊附墙计算书_第1页
1/6
塔吊附墙计算书_第2页
2/6
塔吊附墙计算书_第3页
3/6
编制单位: 编 制 人:审 核 人: 编制时间:目 录一、塔吊附墙概况二、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三、结构柱抗剪切验算四、附墙杆截面设计和稳定性强度验算一、塔吊附墙概况本工程结构高度 53.4 m,另加桅杆 15 米,总高度 68.4 米。本工程采纳 FO/23B 塔吊,塔吊采纳固定式现浇砼基础,基础埋设深度-5.35m,塔身设两道附墙与结构柱拉结:塔身升到 12 标准节时,设第一道附墙于第 6 标准节(结构标高 23.47 米),塔吊升到第 17标准节时,设第二道附墙于第 14 标准节(结构标高 42.8 米),然后加到第 23 标准节为止。在加第二道附墙之前,第一道附墙以上有 17-6=11 个标准节,而第二道附墙以上塔身标准节数最多为 23-14=9 节,因此,第二道附墙设置之前第一道附墙受力最大。本计算书将对第一道附墙进行受力计算和构造设计。为简化计算和偏于安全考虑,第二道附墙将采纳与第一道附墙相同的构造形式。本工程计划使用金环项目使用过的塔吊附墙杆。根据塔吊与结构的位置关系,附墙杆夹角较小,附墙杆与结构柱连接的予埋件分别采纳不同的形式。本计算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附墙杆及支座受力计算,结构柱抗剪切及局部受压验算,附墙杆予埋件锚筋设计,附墙杆型号选用。二、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一)、塔吊附墙内力计算,将对以下两种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1、 塔机满载工作,起重臂顺塔身 x-x 轴或 y-y 轴,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见图 1);2、 塔机处于非工作状态,起重臂处于塔身对角线,风向由起重臂吹向平衡臂(见图 2)。对于第一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承担吊臂制动和风力产生的扭矩和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对于第二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仅承受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以下分别对不同受力情况进行计算:(二)、对第一种受力状态,附墙上口塔身段面内力为:弯矩:M=()剪力:V=(T)扭矩:T=12(),则:1、当剪力沿 x-x 轴时(见图 a),由∑MB=0,得 T+V*L1 -LB0’*N1=0 即: N1=(T+ V*L1)/ LB0’ =(12+*)/ =(T)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 A 反力为: RAY= N1*=*=(T) RAx= N1*=* =(T)由∑MC=0,得 N3*LG0’+T+V*=0 即:N3=-(T+ V*)/ L G0’ =-(12+*)/ =(T)由∑M0’=0,得 N2*LC0’-(T+V*L6)=0 即:N2 =(T+ V*L6)/ L C 0’ =(12+*)/ =(T)由力平衡公式∑Ni=0,得RAY+RBY=0 和-RAX-RBX +V =0,故RBY= -RAY =(T)(负值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塔吊附墙计算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