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外线消毒原理紫外线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 DNA,通过破坏 DNA 结构,使之失去繁殖和自我复制的功能,还可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杀菌作用的臭氧,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照射方式有:常规照射、近距离高强度照射、箱内照射。紫外线消毒的局限性就在于只能用于无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消毒时需关闭门窗,照射后房间应通风换气,此时,室内空气的消毒状态便逐渐被破坏,大约 20 分钟后将回到原有状态。因此,紫外线消毒更适合于无菌操作前室内空气的消毒及传染病的终末消毒:如接诊传染病的诊室、传染病病房、多重耐药菌患者出院以后的终末消毒等,以彻底杀灭室内的病原微生物,防止病菌的扩散与传播。二、紫外线灯使用方法1.正确安装:用于空气消毒的紫外线灯可采用悬吊式或移动式安装,悬吊安装高度距地面 1.8m~2.2m,便于擦拭灯管表面的灰尘。灯管安装间距均匀,使空间内辐射强度能均匀分布。灯管安装数量为平均≥1.5w/m³。2.空气消毒: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时应在室内无人状态下,并关闭门窗,每次照射时间≥30min,从开灯 5~7 分钟计时。房间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当室内温度低于 20℃或高于 40℃,相对湿度大于 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3.物表消毒:一般情况下,环境及物体表面会采用化学消毒剂擦拭消毒。对于不耐湿或不耐腐蚀的表面,紫外线就成为可供选择的消毒方法之一。由于紫外线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用紫外线消毒环境物体表面时,应确保照射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线辐照当中,有效距离宜在 1m 以内,且每个面均应受到照射。采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摊开或挂起,以扩大照射面,应适当延长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4.灯管清洁:由于紫外线的穿透能力较差,即使是灰尘也能阻挡紫外线的透过而影响其杀菌效果。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管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擦拭一次灯管。(酒精浓度选择 70-80%,工作中方便取用)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清洁。三、紫外线灯使用登记 紫外线的辐照强度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衰减,也就是说:累计照射时间越长,灯管辐照强度就越低,消毒效果也会随之下降。紫外线生产厂家也会在产品说明书中给出灯管的有效寿命,因此,日常使用做好登记也是对紫外线灯管的有效监测。 常规登记内容有:消毒日期,消毒地点,照射时间,累计时间,灯管清洁标记,执行人签名,感控员或负责人监督检查等信息。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