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共党史心得体会---淬炼“三心”上好为群众办实事这节“必修课” 近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部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不单是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的有力举措,更是一堂践行服务宗旨、涵养公仆意识、彰显为民情怀的“必修课”。党员干部只有在为群众办实事中践初心、表真心、守恒心,才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老百姓的烦心事、困难事,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考得好成绩、实现大作为。 用“初心”在追本溯源的历史视野中上好“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预习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回望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半条棉被”的赤子之心,从抗洪救灾中的“人肉堤坝”到防疫战场上的逆行身影,为群众办实事始终贯穿于我们党成长壮大的进展历程中。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应将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途径,在党史学习中树立为群众办实事的历史思维,传承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在为民服务的历史沿革中搞清楚“为什么”的源头性问题,总结好办实事、做好事的经验方法,始终保持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初心和不怕事、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的干事劲头,上好为群众办实事的“预习课”。 用“真心”在纾难解困的工作实践中上好“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跟堂课”。为群众办实事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美丽话”,也不是表现在行动上的“过场戏”,而是记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里、干在实处的“真把式”。各级各地党员干部首先应当好为群众办实事的“审题人”,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收集群众对最新政策的意见建议,搞清楚群众的呼声诉求,谋划好为群众解难题的方法步骤,将为群众办实事融入到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进展的大局中。其次要做好为群众办实事的“答题人”,围绕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升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水平,美化绿色生态、宜居宜人的乡村环境,深化便民利民服务改革等重点工作,从群众反映的大事小事抓起,从与群众吃穿住行的现实的利益出发,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抓牢抓实、做细做小中打通历史遗留的“堵点”,直戳长期存在的“痛点”,战胜困而不决的“难点”,在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中上好为群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