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汇报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汇报范文 我校自接到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 XX 县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后,学校高度重视这一工作,新学期伊始,学校仔细组织,全面启动实施课后爱心看护工作,切实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首先仔细学习和领悟课后服务工作相关精神和实施意见的内涵,在学校行政班子里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学校及时召开全校教职工会议进行广泛动员,细致地解说这一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取得全校老师的积极配合,经过意愿征询,全校老师都能积极支持参加看护学生工作。 2、集体研讨,确定看护形式、人员 在取得全体老师理解、认同后,学校经班子会协商,确定看护的形式、时间安排和人员安排。 二、法律规范开展 (1)调查摸底 为了使看护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前期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等渠道向家长宣传上级有关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通知的精神并进行了调查摸底。教导处对家长下班晚、无法及时接学生放学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做好统计。 (2)家长申请 家长和学生有意愿参加延时看管服务的,要由家长书面对学校申请,学校向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发放《延时看管服务申请书》。 (3)学校审核 根据家长的申请进行审核,学校仔细做好本校学生需要延时看护服务对象的排摸,第一次排摸为 XXX 人,在家长递交申请、进一步政策宣传以及学校的审核后,确定需要延时看护服务的学生名单为XXX 位,其中本地孩子 XX 人,随迁子女 XX 人,随迁子女占比 XX%。 (4)合理安排志愿老师 学校积极做好教职工层面对实施课后服务工作的组织动员,根据家长申请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师资力量,通过老师自愿申请,合理安排每日志愿老师的人数以及不同学科的老师,提高放学后延时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5)重新组班 教导处遵循安全、有序、和谐推动的原则,全面统筹、细致安排。将参加延时服务的学生根据年级相对集中组成规模不超过 45 人的“临时班”,安排学校见习期老师、值日老师、门卫保安,全部跟进,确保看护活动安全、有序。 (6)无缝衔接 在前期问卷、摸底的情况之后,学校法律规范课后延时看护的管理,设计学校实施学生校内课后延时服务跟进记录表,如爱心看护老师值日记录表与爱心看护学生点名表,实行签到流程,确保这一活动法律规范、细致实施。志愿者老师负责接待家长到看护点接孩子,家长孩子互相确认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