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24-2030 年)安徽省行政辖区,国土面积 14.01 万平方公里。城镇化进展目标 2024 年,全省城镇化率 51%,城镇人口3200 万人;2024 年,城镇化率 58%,城镇人口接近 3900 万人;2030 年,城镇化率 70%-73%,城镇人口 5100-5300 万人。城乡空间布局 全省近期进展形成“一圈一带一群”城镇空间结构,其中“一圈”为合肥都市圈,“一带”为沿江(皖江)城市带,“一群”为皖北城市群。在此基础上,远期:加快进展芜马都市圈和淮蚌合芜宣进展(轴)带,形成“两圈两带一群”的城镇空间结构。城镇规模与功能 规划 2030 年城镇人口规模 500 万以上城市 1 个,300-500 万的城市 1 个,200-300 万的城市 4 个,100-200 万城市 8 个,50-100 万的城市 3 个,20-50 万的城市 5 个;规划 20-50 万的县城 40 个,10-20 万的县城 7 个,5-10 万的县城 6 个,以及 700 个左右镇。区域性特大城市为合肥和芜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蚌埠、阜阳、安庆、黄山;地区性中心城市为马鞍山、铜陵、宣城、六安、池州、滁州、淮南、淮北、宿州、亳州。综合交通体系 推动交通运输方式的结构调整,合理发挥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建设安全、低碳和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三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形成以国家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国家高等级航道网为主骨架,以城际铁路、公路、水运和支线航空交通为补充的交通通道,重点建设安徽中心城市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系统,全省形成沿江、东部、北部、西部四个交通走廊。片区进展指引 皖北片区加快皖北城市群建设,着力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进展示范区,规划至 2030 年片区总人口达到 2570 万人左右,城镇人口 1670 万人左右,城镇化率 65%左右。皖中片区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环巢湖区域性特大城市,进一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推动区域一体化进展。规划至 2030 年片区总人口达到 1860 万人左右,城镇人口 1400 万人左右,城镇化率 75%左右。沿江片区加速都市圈与城市组群进展;促进跨江联动和区域联动;创新产业进展模式,推动沿江片区率先崛起。规划至 2030 年片区总人口达到 2380 万人左右,城镇人口1780 万人左右,城镇化率 75%左右。皖西片区注重生态保育建设,推动区域绿色低碳进展;实施特色城镇化战略,促进旅游、休闲产业进展;加快交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