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1500 字 5 篇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心得体会 1500 字范文一 守护“根和魂” 绽放中华文化“盎然春意”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考察了潮州市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复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文旅资源开发等情况。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饱含了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与进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制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展道路,牢牢守住“根和魂”,让中华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绽放出“盎然春意”,是当代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使命责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以“留史”,保护文化的源流根基。与文相会,与史为友。唐诗宋词的不同风韵映射出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文房四宝的雅致意趣蕴含着文人匠心。可以说,文化是与过去的“对话框”,既刻录着历史,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一羽之轻无以飞,一足之力无以至,五千多年的深厚历史文化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宝,要稳妥地“收藏”好这些“家珍”,把文化的源流根基保护好。保护在心更在行,不忘原来方能开辟未来,让保护传统文化成为自身的生命自觉,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重要使命。惟其如此,才能让延展文化根系脉络的土壤更加坚实,让文所留史,永绽光芒。 文以“接力”,传承文化的民族基因。文化是精神的宝库,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也是民族自信与自豪感的源流。坚韧拼搏、奋发图强的足音接续着文化的民族基因,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的民族基因是团结精神的构成部分,一脉相承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制造的精神文明成果。硝烟远去,精神永存。中华文化里的民族基因是接力“火炬”,而中华儿女是民族精神的“接力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向世界展现了泱泱大国的民族凝聚力和“了不起的中国精神”,英雄故事不绝于耳,民族风采举世瞩目。我们的民族文化“可敬、可亲、可学、可用”,把民族精神的“活教材”学好,才能把文化的民族基因传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