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性与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案例】 《三克镭》讲述了居里夫人一生中拥有过三克镭的故事,向世人展示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即便是为了科学,也不能将科学讨论成果据为己有。这是居里夫人向人类贡献镭同时,作的另一种贡献。 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颇具个性。全班 80%以上的学生不赞同居里夫人放弃镭的提纯专利权,有学生直接说居里夫人是“傻子”。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他们将来不会做居里夫人那样的梦想者,他们更趋向于做“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利益”的人。 教学中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一般容易犯两个方面的错误:一是冒然否认学生个性思维,把文本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二是一味的迎合学生的个性,放弃老师的主导作用和文本正确的价值观。 很庆幸,我没有犯这样的错误。在听完学生的个性表达之后,我首先肯定学生敢于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表现,然后郑重表明我的态度:“我欣赏居里夫人!”接下来是一段即兴演讲: 我欣赏居里夫人,欣赏她端庄典雅的气质。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她的漂亮给前来采访的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第一次在书中看到居里夫人的画像时,便在心里升腾起对这种漂亮的向往。 我欣赏居里夫人,欣赏她卓越的科学成就。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她在仅隔 8 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桂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我欣赏居里夫人,欣赏她作为女人的成功。居里夫人是波兰人,但她长期跟随她的丈夫居里在法国生活,她相夫教子,培育了两个优秀的女儿,大女儿是科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是音乐教育家,作家。 我欣赏居里夫人,欣赏她伟大的人格魅力。作为镭的提炼者,仅凭这项专利,她便可以富甲一方了,但她却毫无保留的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她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为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但事实上镭的提纯技术已经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的同时,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镭。面对这样的困顿,居里夫人的回答是宽容的、坦然的:“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我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但我同意在心里把居里夫人定义为完美的人。我们必须承认现代社会人们更加现实,更加功利,但正因为这样,我们更尊敬那些能够选择适合自己梦想生活的人。假如居里夫人还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