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血压中医诊疗规范

高血压中医诊疗规范_第1页
1/12
高血压中医诊疗规范_第2页
2/12
高血压中医诊疗规范_第3页
3/12
1/12高血压中医诊疗规范风眩【定义】风眩指因肝肾阴虚阳亢、风阳上扰,气血逆乱所致。以眩晕,头痛,血压增高,脉弦等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病因病机】风眩之病位虽在心脉,影响脑神,但其因常与肝肾阴虚阳亢有关。素体阳盛,肝阳上亢,上扰清窍;或平素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或长期忧郁恼怒,气郁日久化火,肝阴暗耗,风阳升动,皆可致气血逆乱,上扰清窍,发为风眩。【诊断要点】1.以中老年发病为多,起病一般较缓慢,可有家族史。2.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头重脚轻感,常伴失眠,健忘,烦躁易怒等症状。3.面赤,血压增高,成人高于 140/90mmhg。4.能除外症状性高血压,如风水、肾水、厥头痛等所致血压增高者。【类病鉴别】1、厥头痛:突出剧烈头痛,面白汗出,恶心呕吐,血压显著升高等,其症状较风眩严重而凶险。2、虚眩:以眩晕、疲乏,脉弱等为主症,血压不高反低。3、耳眩晕:多为突发剧烈眩晕,有恶心呕吐,耳鸣,水平性眼球震颤,血压多在正常范围。【辨证分型】1.肝阳上亢证候:眩晕,头痛头胀,头重脚轻,面红耳赤,急躁易怒,口苦。脉象: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治法:平肝潜阳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后下)、右决明(先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针灸:主穴太冲、曲池、合谷、太阳,泻法。耳针:降压沟、肾上腺、耳尖、降压点、交感、神门、心、肝。中药穴位敷贴:降压膏(吴茱萸、附子)敷神阙、双涌泉。3/122风痰上扰证候:头痛,眩晕,胸闷心悸,纳少,呕恶痰涎,形体肥胖舌象:苔白腻。脉象:脉弦滑。治法:祛风化痰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针灸:主穴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平补平泻。耳针:降压沟、肾上腺、耳尖、降压点、交感、神门、脾。中药穴位敷贴:降压膏敷神阙、双涌泉。3瘀血内停证候:头晕头痛,痛如针刺,或胸闷钝痛,唇舌青紫。舌象:舌有瘀点、瘀斑。脉象:脉细或涩。治法:活血化瘀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鲜姜、红枣、麝香。针灸:主穴太溪、三阴交、太冲,补法。耳针:降压沟、肾上腺、耳尖、降压点、交感、神门、心、肝。中药穴位敷贴:降压膏敷神阙、双涌泉。4 肝肾阴虚证候: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肢体麻木,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象:舌红少苔。脉象:脉弦细数。治法:滋补肝肾主方:六味地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血压中医诊疗规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