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_第1页
1/19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_第2页
2/19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_第3页
3/19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第 1 篇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互相作用.知道点电荷量的概念。 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缘由;知道原子结构,把握电荷守恒定律。 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4.把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知道点电荷模型,知道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同学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制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3、类比质点理解点电荷,通过试验探究库仑定律并能敏捷运用。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育同学从微观的角度熟悉物体带电的本质,熟悉理想化是讨论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培育科学素养,熟悉类比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和库仑力。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 1 节电荷库仑定律〔第 1 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现:闪电撕裂天空,雷霆震撼着大地。 师:在这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背后,隐藏着很多物理原理,吸引了不少科学家进行探究。在科学史上,从最早发觉电现象,到熟悉闪电本质,经受了漫长的岁月,一些人还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果本第 2 页"接引雷电下九天'这一节,了解我们人类对闪电的讨论历史,并完成下述填空: 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蒙昧时期的人们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处,直到 1752 年,宏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有名的风筝试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觉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师强调:以美国科学家的富兰克林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获闪电,证明了闪电与试验室中的电是相同的。 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大气中冷暖气流上下急剧翻滚,互相摩擦,云层就会积聚电荷,当电荷积累到肯定程度,瞬间发生大规模的放电,就产生了雷电〕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电荷有哪些特性?电荷间的互相作用遵从什么规律?人类应当怎样利用这些规律?这些问题正是本章要探究并做出解答的。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了解几种静电现象及其产生缘由,电荷守恒定律。 〔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