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法律规范对潜在的紧急情况的识别和预案编制、响应的管理,一旦发生使损失降到最低,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系统对紧急情况的识别和预案编制的管理。2 编制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2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93 号) 3 职责和权限公司主管安全副总经理是本制度的主管领导,负责对本制度的建立、实施、保持与改进的指导。安环部是本制度的主控部门,负责对本制度的建立、实施、保持与改进;负责对公司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有关潜在紧急情况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及应急响应准备工作的日常管理,对各处、站、项目部相应预案编制的指导与监控;负责日常状态下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响应的业务指导、协调、组织管理与监督工作,同时承担日常突发公共事件监测、报告、信息沟通工作。综合管理部是本制度的协管部门,负责工资拖欠事件专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避开因拖欠工资而引发的群体集结上访等影响社会稳定和干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恶性事件的发生。人力资源部是本制度的协管部门,负责建立劳务费纠纷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因劳务费纠纷及农民工群体事件引发的各种突发事件,控制事态进展,避开影响社会稳定和干扰公司正常生产、办公秩序的恶性事件的发生。生产技术部是本制度的协管部门,负责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的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稳定。各系统厂部负责执行本制度,并分别建立各自专业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响应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立即启动响应。4 管理要求应急预案策划与响应管理工作流程见附图。 应急预案的作用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响应,以预防、减少损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识别在先,预防为主,全员参加,日常准备,紧急响应。应急预案编制应包括的内容:1> 识别的具体潜在紧急情况;2> 成立组织机构;3> 明确紧急情况发生时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4> 应急与响应程序要求,各类人员(包括承包方及外来人员)的救援行动程序;5> 资源配备需求计划;6> 危险物料识别、存放及应急处理措施;7> 重要资料与机械、设备保护;8> 与外部应急服务机构联络方法;9> 与执法部门及有关临近单位的沟通;10> 可利用的必要信息,如:平面布置图、内外部联络电话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