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家庭如何建立和谐亲子关系我们为了生活,需要到外地工作,人虽在外,心却时刻牵挂着家人。怎样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我们这颗心悬在半空中,没有落下来,这种感觉真是揪心,真是无奈。父母不在孩子跟前,也有好的一面。父母不在跟前,就远离了立竿见影的心态,远离了强迫、硬压的方式,减少了高频率不打则骂的方式,消除了陪读对学习的干涉。不再是,一天到晚逮着孩子就要求学习,直到孩子厌学逃学都不放过。对孩子来说,还多了一双见多识广的眼睛。这些对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亲爱父母,你们不在家,孩子就成了有家的孤儿。这些有家的孤儿,如果没有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他们成长会埋下很多隐患: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那么我们怎么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呢?下面我就针对如何与留守儿童建立良好亲子的关系谈一些看法。1 了解孩子的状况1.1 从监管人那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父母要常从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其他监管人那里了解孩子的生活情况。老人为了不让在外的儿女担心,或顾虑孩子的父母责备自己监管不力,常常报喜不报忧,当孩子出现厌学、逃学、打架等问题时,就尽量隐瞒。这样一味的隐瞒,孩子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父母错过了帮助孩子的最佳时期,说不定孩子就会变成问题少年。所以我们要随时和照顾孩子的亲人沟通,消除他们不应有的顾虑,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帮孩子解决问题。1.2 从老师那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老师接触孩子多,在处理孩子各种问题上有丰富的经验,容易理解孩子,捕捉问题,分析问题,找到归因,给予合理的建议。比如:孩子上课听讲如何?作业能否按时完成?和同学、老师能否和睦相处?是否开心快乐?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孩子最怕的是什么等等。孩子学习和心理方面,不仅从老师那找到问题所在,还能获得有效的建议,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的状况获得帮助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有的家长朋友会说:“是啊,我就是懂得这点,才把孩子交给老师,交给学校,让孩子住校。”请您先想一个问题,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