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法笔记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一)概念:指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宗旨,调整在保护公民消费权益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立法体例上,主要有专门立法、分散立法两种类型。)★调整的社会关系:在保护消费者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具体包括两类:① 消费关系(主要的社会关系):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② 辅助消费关系(消费关系相关关系):指与消费关系存在密切关系的社会关系。(例如:国家与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管理、保护关系)(二)特征:① 对象特定性:消费者,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② 权力配置倾斜性:权力配置上向消费者倾斜。③ 规范强制性:强调公权力介入,体现国家对私法领域的干预。(三)原则:① 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和依法交易原则。② 对消费者予以特别保护原则。f 体现现代立法对实质公平的追求。③ 国家保护与社会监管相结合原则。(四)消费者:指为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自然人。★从事消费活动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不属于消费者保护法意义上的“消费者”。★对消费者基本定义界定的三方面:① 消费主体:强调消费者的自然属性。② 消费目的:『生产消费:主体主要是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I 生活消费:主体一般是自然人。正面认定根据或者服务的性质及质量,(狭义上的消费)反向推定非生产消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只调整生活消费)③ 消费客体,又称消费品,指消费、服务。(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对象(第、、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本法执行。、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二、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一)消费者的权利:指在消费活动中,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的总和。(补充:消费者权利特点:宏观上看,消费者权利具有普遍性、基础性、广泛性,是生存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观上看,部分消费者权利,如安全权、选择权、知情权、求偿权具有私权特征,结社权、受教育权具有公权属性)、安全保障权(第条)f 最基本的权利①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②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