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老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老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老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 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写再教设计 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耀,老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欣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反思方法 有以下四种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老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老师共同分析。 2、详细描述。老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3、实际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老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 4、行动讨论。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究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老师以及讨论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讨论。它不同于讨论者由于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究普遍法则的讨论,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观察与分析阶段 该阶段老师将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老师要对它们进行分析,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提倡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经过分析,老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 重新概括阶段 此阶段将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老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