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片《鸡毛信》观后感 600 字 《鸡毛信》是新中国首部正面反映我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鸡毛信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鸡毛信观后感篇 1 星期五晚上,我观看了抗日战争题材的一部电影----鸡毛信。 这部电影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华北根据地,一个名叫海娃的放羊娃一边放哨一边放羊。有一天,海娃得知敌人要来的消息,把消息树放到了,通知村里的村民。村民们及时撤里了,队长与其他民兵又得知敌人这次来只在炮楼里留了十几个人。于是队长便派十二岁的海娃去给张连长送作战计划加密信,海娃历经重重险阻,多次被敌人抓住,但他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机智,屡屡化险为夷。最终负着伤把信送给了张连长,我方成功获胜。 看了这部经典电影后,我的感触很深刻。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海娃的勇敢、机智。普通人是不敢像海娃那样攀登险峻的山路、不敢逃出敌人的老巢的。我们普通人更是没有海娃那份机智、临危不惧的那份品质。海娃为了让鸡毛信送出,几次与敌人交涉、周旋,最让我佩服的两点是:1、海娃遇到了鬼子,不知道把鸡毛信藏到哪里好,最后他看到羊,灵机一动,觉得把信藏了羊尾巴后面比较好,结果敌人什么地方都搜遍了,就是没找到藏在羊尾巴后面的信。2、海娃第一次从敌人居住地逃出来时遇到了站岗的士兵,敌人士兵向他甩衣服,海娃便也向他甩衣服便逃过了一劫。 由上面两件事看来,海娃即机智又勇敢。第一次海娃把鸡毛信藏在羊尾巴后面时,我就想:假如是我的话,我就会两腿发软,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海娃勇敢地面对敌人,冷静地思考问题,所以他的勇敢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看完电影,我才真正感受到先烈优良的品质! 鸡毛信观后感篇 2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些有关抗日小英雄的电影。电影《鸡毛信》观看后让我感受颇深。 观看《鸡毛信》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鸡毛信。鸡毛信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军民制造的一种传递紧急情报的特别邮件,信封上粘有鸡毛,表示十万火急。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海娃的儿童团团长,他以放羊当掩护,常常在山顶放哨,监视敌人的动向。一天,他接到爸爸交给他的一项特别任务——送鸡毛信。在途中,他和鬼子周旋,为了不让鬼子发现鸡毛信,他急中生智把鸡毛信藏在领头羊的尾巴下面,想法设法保护鸡毛信,利用给鬼子带路的机会,把鬼子带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圏。 机智的海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沉着、冷静。小海娃是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