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青少年社会情绪案例

青少年社会情绪案例_第1页
1/12
青少年社会情绪案例_第2页
2/12
青少年社会情绪案例_第3页
3/12
青少年社会情绪案例:2016 年广东佛山 16 岁少年离家出走,并留下字条称"我走了……真的别找我,也别难过该说的我都说了""我不需要什么乱七八糟的葬礼"。家人心急如焚但报案一天后,民警在一栋未完工的废弃建筑物前发现失联少年的尸体。青春期悲剧:逝去的 16 岁少年是什么让一个 16 岁的孩子,在凌晨 5 点多离家出走,孤零零地坦然面对死亡?据了解,该少年有轻生想法可能有多重原因,一是父母生了二胎,突然减量的关爱让他心理不太平衡,二是青春叛逆期受网络影响,学业压力大成绩下降,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封闭自己,面对心理压力无人疏导,这才走上极端。或许大家觉得这位 16 岁少年未免太过脆弱,他面对的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将一个正常人逼上绝路,但没有身临其境,你根本无法评估一件小事会在青少年的心理掀起多大的波澜。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心理时期”既要接受“孩子已经长大“要像对待大人一样来尊重他,又不能太过相信他的独立能力,以一个成人的标准要求他而关爱缺位。这个分寸很不好把握,一旦处理不好,轻则亲子关系破裂,重则孩子走上极端。人际交往,都是沟通惹的祸有次在理发店里,我左边的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要理发师把头发留得长一些,但是妈妈不允许,要求理发师一定要剪短,并且当着一屋子顾客的面说:“你怎么不听话啊!给你脸了是吗?”男孩气得拉着脸不吭声。右边的一个初中女孩一直在跟妈妈说:“我特别想留空气刘海。”妈妈却只顾看手机不理她,后来女孩非常生气地嘟囔了一声"神经病”,幸好她妈妈忙着接电话没听见。也许大家觉得青春期极端自杀悲剧太少,那这样的对话大家应该都听过很多吧,这个男孩儿的妈妈,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孩子的尊重,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孩子来对待。而女孩的妈妈采取的是回避的办法,也很容易招致孩子反感。家长要知道,孩子更在意的不一定是发型,而是自我形象,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那种感觉,所以即使跟孩子还有分歧,也应该在家里充分地沟通,而不要把矛盾带到公共场合,加大亲子沟通的难度。相处交流难,家长要反思还有一次在聚会上,一个朋友聊到有关青春期孩子教育的问题,其中有位妈妈谈到:自己的闺女在上高一后脾气变得很古怪,每天回家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与父母交流,到学校和老师沟通,老师说她在校表现很好,和同学关系很融洽,但孩子知道我跟老师交流后回家更生气。其实,这种情况在青春期孩子身上很容易显现。从这位朋友的叙述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无比焦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青少年社会情绪案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