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我的骨干老师成长之路教学相长我的骨干老师成长之路 高中海口市一中过琼 时间飞逝,似乎是转眼间,我踏上讲台已经十六个春秋了!回顾往昔,从初上讲台的青涩、紧张到如今成为海口市骨干老师的一员,的确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1.教 1.2 在常规教学中成长 课堂是老师的主战场,教学任务的达成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所以,讨论学生、教材和考试,精心备课,通过常规教学,能使自己得到迅速的提高。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学生知识,更是要帮助学生归纳、整理重难点,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如在遗传教学过程中,子代种皮、果皮和胚的性状及基因型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历届学生都感觉头痛。之所以成为难题和难点,其原因主要有:①初中所学知识遗忘。学生对诸如胚、种皮和果皮的形成等有关植物个体发育知识缺少感性认识,这些微观知识内容往往是速记速忘。②理论和实践结合难,绝大多数学生用遗传图解都能非常熟练地解析 F2 性状分离比,但是假如将这种知识放到实际实验操作的背景中去思考,学生普遍感到茫然,如观察统计 F2 性状分离比时应选择什么材料进行观察?什么时候观察?F2 种皮和子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性状分离比是同时观察统计出来的吗?③知识综合难,这类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知识迁移难度较大,既涉及到遗传基本定律,又考查了植株个体发育过程,还涉及实验中实际操作的步骤,特别是种皮和母本植株、子叶与母本植株的关系,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 如何破解这个教学难点?这个问题成为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个结,久久不能释怀。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虽然一直力求不断改进,但是教学效果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又到了一届高三时,一天深夜,我在准备“生殖的类型”教案时,翻开案头的教学参考书,我一下子被两幅图吸引住了,一幅是荠菜胚的发育过程图,另一幅是人类胎儿发育过程图。真是太相似了!真是太奇妙了!于是我找了两道典型例题,如下: 试题 1: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都杂合的F1 自交产生的 F2 中均应表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那么观察这两对性状分离比时应选择观察的材料是( ) A.F1 植株和 F1 植株 B.F2 植株和 F2 植株 C.F1 植株和 F2 植株 D.F2 植株和F1 植株 试题 2:已知豌豆的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若基因型为 GgYy的个体自花传粉,则该植株所结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