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下乡支教心得体会老师下乡支教心得体会 1 8 月下旬,在教育局的安排下,我们 6 位老师经过培训后,踏上飞往云南的飞机。 通过几天的休整后,我们的工作也如火似荼地准备起来。9 月 1日开学,学生已经陆续进人学校(住读),我们也在这天领书。可是,其他老师领到课本,而我的英语课本还未见踪影。事后才了解,因为学校地处山区,书总是不能如期发放。我相当着急,于是去找当地英语老师了解教材内容,以及英语课本。结果当地老师也没有书(云南今年进行教材改革)。根据惯例,初一才开设英语,开学先教26 个字母。由于学生没有任何英语基础,所以我要从一笔一画教起,教他们正确的字母发音、准确的书写方式、简单的英语对话。两个星期后,英语课本终于在我们的期盼中发到我和学生手中。在这两个星期中,我充分接触当地的老师(尤其是英语老师),主动和学生聊天,对学生的总体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当地学生人学年龄跨度大,1990 年到 1993 年的都有;学生接受能力相对较薄弱;学生个人学习水平相差幅度大;失学严重。到云南支教,就是抱着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信念,了解情况之后,我暗下决心:我要做的是让学生喜爱我的课,喜爱英语,从而喜爱所有的科目,爱上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不愿离开学校。要达到这个目标,那么,我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更多的爱心和耐心。 由于我从来没有上过英语课程,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陌生,为此,在来云南之前,我向其他英语老师讨教如何上课,并且找了许多资料。但是在实际上课过程中,还是碰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在领到书的当天,我发现自己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教学参考材料的支教老师。只有一本英语书,书上没有练习,不知道什么是重点句型和语法,全凭自己在摸索。于是我认真钻研课本,找出重要的句子,注意每一个细节,分析课文中的重点与难点,讨论句子的构成与相关的语法,归纳句型和句型转换,设计涵盖学习内容、量少而质高的练习,并积极与同年级的英语老师共同探讨沟通。为了让我的教学语言更法律规范、课上得更流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我查阅了许多资料。此时,从上海带来的手提电脑大大地派上了用场。由于云南刚开始一期教改,在网上找不到与教材相匹配的材料,我每个周末都花大量的时间寻找资料,抄在纸上。在写教案时,认真分析、对比与整合资料,结合课文的内容、特点,写出比较满意的教案,做到节节有教案、课课有练习。 在这儿,我真正体会了“一支粉笔支撑起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