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兰花的含义 文殊兰含义:与君同行夫妇之爱 台湾原住民雅美族,从文殊兰的假茎中撕下一片片的薄片绑于绳子上,形成长串再撕成细长条,再于底部绑上重物垂入水中,作为吸引鱼类入网之用。雅美族亦利用文殊兰的叶片,包住烧石灰的陶锅以减低陶锅温度下降的速度,使烧出来的石灰能成为搭配槟榔一起嚼食的美食。排湾族、平埔族、卑南族及绿岛人,以文殊兰作为地界指标植物。 南传佛教视文殊兰为五树六花之一,在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栽培得尤其多,因为该地区的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几乎每个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文殊兰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即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种树,六种花之一,文殊兰亦作为宗教活动中赕佛的鲜花。文殊兰的形态特征 1.亚洲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多年生粗壮草本。鳞茎长柱形。叶 20-30 枚,多列,带状披针形,长可达 1 米,宽 7-12 厘米或更宽,顶端渐尖,具 1 急尖的尖头,边缘波状,暗绿色。 花茎直立,几与叶等长,伞形花序有花 10-24 朵,佛焰苞状总苞片披针形,长 6-10 厘米,膜质,小苞片狭线形,长 3-7 厘米;花梗长厘米;花高脚碟状,芳香;花被管纤细,伸直,长 10 厘米,直径毫米,绿白色,花被裂片线形,长厘米,宽 6-9 毫米,向顶端渐狭,白色;雄蕊淡红色,花丝长 4-5 厘米,花药线形,顶端渐尖,长厘米或更长;子房纺锤形,长不及 2 厘米。 蒴果近球形,直径 3-5 厘米;通常种子 1 枚。花期夏季。 2.可爱文殊兰 Crinum amoenum 区别于亚洲文殊兰鳞茎球型,叶片边缘一般不是波浪形。植株矮小,一般 60 厘米以下。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花朵比亚洲文殊兰整齐,开花前花朵下垂。一般是一起开放。 3.红花文殊兰 Crinum ×amabile 株型和亚洲文殊兰没有大的区别,花朵染上了锡兰条纹文殊兰的红色。花朵形状依旧和亚洲文殊兰一样不整齐。文殊兰的生长习性 文殊兰性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肥沃沙质壤环境,不耐寒 , 耐 盐 碱 土 , 但 在 幼 苗 期 忌 强 直 射 光 照 , 生 长 适 宜 温 度15~20℃,冬季鳞茎休眠期,适宜贮藏温度为 8℃左右。 盆栽以腐殖质含量高、疏松肥沃、通透性能强的沙质培育土为宜。文殊兰的分布范围 文殊兰原产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等,中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省区有栽培,但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栽培得尤其多,因为该地区的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几乎每个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文殊兰被佛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