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模型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活动分析 施工企业在与客户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后成立工程项目部,项目部的主要职责一方面是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按质按时地完成施工工作;另一方面是通过对整个项目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成本控制以实现该项目的预期利润。项目部作为成本中心,它所需要控制的成本范围是由企业决定的。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合同标的,采纳倒推法,在扣除预期利润、税金后确定合同总成本(计划成本 BCWS),该计划成本就是项目部的预算成本(BCWP)的上限。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可以划分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三个阶段:事前计划包括编制资源计划、成本估算、成本预算三个步骤;事中控制包括成本核算与分析、成本控制两方面;事后考评指的是成本决算。在建立成本管理系统时,可以用六大模块来具体反映项目成本管理活动。我们将首先给出成本管理模型的 IDEFO 图,再进一步对其分析、说明。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模型(见下页图1)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过程分析 3.3.1 资源计划编制 编制资源计划的目的是要确定完成项目活动需要的物质资源(如人员、设备、物资)的种类和需要量。项目部管理人员在接受任务以后,首先根据合同和施工设计图对该项目进行工作分解,编制工程项目分解表。即将项目划分为一个个较小的、更易管理的工作单元,以便识别出项目中需要的资源、技术、时间,提高资源、成本及时间占算的准确性。工程项目分解表也是进行项目成本估算、预算和控制的基础。其次,确定工程项目分解表中每一工作单元所需的人员、物资、设备等资源的种类、数量及使用时间,并将其汇总确定完成整个工程所需各项资源的种类、数量及时间。在这一过程中,项目部需考虑企业现有的可供使用的人员、物资及设备情况,并结合企业或行业的定额标准进行分析。在确定人工定额时,可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采纳不同的定额标准。例如技术性较强的工种,辅助工种采纳时间定额计算;钢筋、混凝上等工种可采纳产量定额计算。确定机械台班定额时也可采纳同样的方法。第三,通过市场询价及分析预测方式制定各类资源的单价表。最后将以上各项数据分类、汇总、计算,制定出工程项目计划人力资源需求表、物资需求表、设备需求表。此三项需求表应包含各类资源的需求数量、单价、总价。另外,对于不同的施工方案可能有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那么就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在综合考虑成本、技术、时间及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成本估算 成本估算是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