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该表是由国家语委和国 家 教 委 ( 今 国 家 教 育部)和广电部于 1985 年12 月发布的。到目前为止,它是关于异读词读音法律规范的最新的法定标准,是我们法律规范异读字读音的主要依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着眼于普通话词语的一些异读现象来审定读音,继承了 1963 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的成果,重新审订了某些读音。 说 明 一、本表所审,主要是普通话有异读的词和有异读的作为“语素”的字。不列出多音多义字的全部读音和全部义项,与字典、词 典 形 式 不 同 , 例 如 :“和”字有多种义项和读音,而本表仅列出原有异读 的 八 条 词 语 , 分 列 于hè 和 huo 两种读音之下(有多种读音,较常见的在前。下同);其余无异读的音、义均不涉及。 二、在字后注明“统读”的,表示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轻声变读不受此限),本表不再举出词例。例如:“阀”字注明“fá(统读)”,原表“军阀 ” 、 “ 学 阀 ” 、 “ 财阀”条和原表所无的“阀门”等词均不再举。 三、在字后不注“统读”的,表示此字有几种读音,本表只审订其中有异读的词语的读音。例如“艾”字本有 ài 和 yì 两音 , 本 表 只 举 “ 自 怨 自艾”一词,注明此处读 yì音;至于 ài 音及其义项,并无异读,不再赘列。 四、有些字有文白二读 , 本 表 以 “ 文 ” 和“语”作注。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言,用于复音词和文言成语中;后者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这种情况在必要时各举词语为例。例如:“杉”字下 注 “ ( 一 )shān( 文 ) :紫 ~ 、 红 ~ 、 水 ~ ;(二)shā(语):~篙、~木”。 五、有些字除附举词例之外,酌加简单说明,以便读者分辨。说明或按具 体 字 义 , 或 按 “ 动 作义”、“名物义”等区分,例 如 : “ 畜 ” 字 下 注“(一)chù(名物义):~力、家 ~ 、 牲 ~ 、 幼 ~ ;( 二 )xù( 动 作 义 ) : ~产、~牧、~养”。 六、有些字的几种读音中某音用处较窄,另音用处甚宽,则注“除××(较少的词)念乙音外,其他都念甲音”,以避开列举词条繁而未尽、挂一漏万的缺点。例如:“结”字 下 注 “ 除 ‘ ~ 了 个 果子 ’ 、 ‘ 开 花 ~ 果 ’ 、‘ ~ 巴 ’ 、 ‘ ~ 实 ’ 念jiē 之 外 , 其 他 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