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考核评价方案为了科学考核评价“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教师,促进项目实施,制定本办法。一、考核评价体系对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师采取层级评价体系。即对全体参与教改项目的教师实行:备课组长评价——教务处评价——教改项目研究推广小组评价的分层评价体系,各负其责,层层递进。备课组长评价的项目主要有:一案三单量性评价、学习笔记质性评价、观课议课量性性评价、作业辅导量性评价、研讨活动质性评价;教务处评价的项目主要有:一案三单质性评价、听评课质性性评价、作业辅导质性评价;教改推广小组评价的项目主要有:课堂教学质性评价、教学质量质性评价、绩效考核终端评价。二、考核评价项目及标准(一)导学案为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时效。我们对照培训手册,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其流程是:主备人提前备课,形成初稿;——备课组研究——主备人修改,形成修订稿;——任课教师通研——主备人再修改,形成定稿;——包组领导把关签字——上课教师课前复备——印刷、学生使用——电子稿上传、资源共享;——课后反思。导学案的量性评价由备课组负责,质性评价由教务处负责,其标准主要包括:时效性——修订稿提前二周,定稿提前一周。科学性——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难易适度。建构性——以案导学,不惟学案。问题性——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突破难点,解决问题。拓展性——学科融合,贴近生活、关注现实。启迪性——启发思考,深入思考,启迪心灵,增长智慧。高效性——学必有得,又好又快。反思性——教的得失,学的得失。根据以上项目,原则上按 7:3 评定导学案等级。凡导学案编制未经过备课组成员讨论者不得评定为 A 等,凡有抄袭者评定为 C 等。(二)课堂教学我们要求“高效课堂”实施教师进入课堂必须树立五种意识:即更新理念,服务的意识;学会倾听,朋友的意识;合作交流,同伴的意识;互助沟通,桥梁的意识;专业成长,学习的意识。为此,学校制定了高效课堂教改项目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满分 100 分)。1. 一案三单科学(20 分)三单设计开发体现三维目标,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问题预设基于学生,有助于发展思维,使用过程合理恰当。2. 课堂教学民主(10 分)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登场”、“主动撤离”,实现师生搭台,学生唱戏的目标,课堂教学民主性、互动性明显,课堂张而不乱。3. 小组合作探究(20 分)根据“一案三单”中安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