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勇时代楷模心得(3 篇)朱有勇时代楷模心得 第一篇: “白鸽奉献给蓝天,星河奉献给长夜”熟悉的旋律不禁让笔者想起最近“大火”的“农民院士”朱有勇。将自己奉献给农业科学,把自己奉献在脱贫攻坚最前线,把数十年的科研成果奉献给边远山区农民用奉献诠释着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不懈奋斗和实干担当。 共产党人的“奉献”,就是“让农民过好一点”的初心。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一直在变的是名誉,不变的是始终跃动的初心。“让乡亲过得好、让庄稼长得好”的强烈愿望,给了朱有勇攀登科研高峰的不懈动力,用“奇妙土豆”“有机三七”让一个个村寨摆脱贫困。行程万里,不忘来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朱有勇院士立大志、不忘本的初心,彰显着共产党人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的质朴情怀。广阔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保持初心炙热不改,方向坚定不移,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共产党人的“奉献”,就是“我愿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生”的承诺。“我绝对服从组织分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了这句诺言,60 岁的朱有勇自告奋勇来到云南决战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澜沧县,从零学习拉祜话进村入户去动员、挽起裤脚跪在田地做示范,从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到冬早蔬菜、畜禽养殖,真正地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映照了一名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的一生。广阔党员干部是否还记着入党仪式上鲜红的党旗、铮铮的誓言?短短八十个字,是我们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一声承诺,一生坚守,广阔党员干部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要用一言一行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共产党人的“奉献”,就是“做带着群众脱贫的人”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看一个党员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朱有勇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始终牢记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老百姓受益的职责,把价值数亿元的科研成果免费让给当地的贫困百姓,开办技能培训班,培训 1500 个农民学生,让村民脱贫不返贫。广阔党员干部要从敢担当、善作为的朱有勇院士身上不断汲取正能量,练就担当的宽肩膀,保持奋斗的姿态,凝聚起人民群众不断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实干赢得未来,清谈难得人心,广阔党员干部要弘扬实干担当精神,在苦干实干中制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实绩。 朱有勇时代楷模心得 第二篇: “澜沧江边蒿枝坝,林下药材满山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