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 马鞍山市博望新区丹阳中心学校 杨协明 教学内容: 教科书 88 页和 89 页 教学目标: (1)探究梯形面积计算,理解公式的推 导过程,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3)进一步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老师用多媒体课出示:王大爷家有一块果园地(梯形地上底300 米,下底 200 米,高 100 米),假如每棵桃树占地 10 平方米,那么王大爷家这块果园地里一共有多少棵桃树? 问:同学们这块地是什么图形啊? 生 1:这是一个梯形。 问:要想求果园地里一共有多少棵桃树,必须先知道什么呢? 生 2:必须先知道梯形的面积。 师:今日我们这节课就来讨论“梯形面积的计算”(板书)。 二、探究新知。 (1)、铺垫孕伏。 组织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及过程, 重点突出旋转、平移、割补的数学思想。 (2)、协作研讨,探求方法 1、老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 4 至 6 名学生,每个小组发给若干张梯形纸(上底 3 厘米,下底 5 厘米,高 4 厘米)。 师:谁能介绍一下这个梯形? 生 3:这个梯形的上底是 3 厘米,下底是 5 厘米,高是 4 厘米。 师:下面我们各小组利用手中的工具来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哪个小组协作能力最强! 2、老师用课件出示探究要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老师注意合作方法的指导,要求同学之间互相沟通、合作,把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小组汇报给同学听,把计算过程写在本子上,最后推举代表进行汇报。每一次汇报,老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小结。) 生 4: (3+5)42=16(平方厘米) 生 5: 542+342=16(平方厘米) 生 6: (5+3)42=16(平方厘米) 生 7: (5-3)42+34=16(平方厘米) 生 8: (5+3)(42)=16(平方厘米) 生 9: (3+5)24=16(平方厘米) 生 10: 34+(5-3)42=16(平方厘米) 师生沟通、点评…… 3、总结规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师: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生 11:结果都是 16 平方厘米。 生 12:每种方法的计算过程中都用到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