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环境监测讲义

环境监测讲义_第1页
1/103
环境监测讲义_第2页
2/103
环境监测讲义_第3页
3/103
环 境 监 测第一章 绪论环境监测的概念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环境监测的过程现场调查 监测方案设计 优化布点 样品采集 运送保存 分析测试 数据处理 综合评价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一、环境监测的目的: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开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讨论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效劳。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一)按监测目的分类 1.监视性监测(又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定期、长时间〕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 (1)污染事故监测; (2)仲裁监测 ;(3)考核验证监测 ; (4)咨询效劳监测 3.讨论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 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病原体、病毒、寄生虫等)监测等 第二节 环境监测的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一、环境监测的开展 污染监测阶段或被动监测阶段 监测化学毒物,环境分析〔分析化学〕 环境监测阶段,也称主动监测或目的监测阶段 有物理、生物监测,从点污染的监测开展到面污染以及区域性的监测 污染防治监测阶段或自动监测阶 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并使用了遥感、遥测手段,监测仪器用电子计算机遥控,据用有线或无线传输的方式送到监测中心控制室 二、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一)环境污染的特点 1.时间分布性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 2.空间分布性:不同空间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不同 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 的关系: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危害有一阈值 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单独作用 、相加作用 、相乘作用 、桔抗作用 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是与社会制度、文明程度、技术经济开展水平、民族的风俗习惯、哲学、法律等问题有关 。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1)监测手段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一切可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环境监测讲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