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对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的工作总结 班主任对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的工作总结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别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我产生了很多的困惑:为什么如今很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力量很差呢?为什么如今很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养很糟糕呢?为什么如今很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在同学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的深思?br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同学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需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亲热协作的结果。然而,老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制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 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化分析、争辩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觉,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由于历史的缘由,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圆满,用最奇特的期望寄予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此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如今: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麻烦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怀、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很多家长鼓舞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果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愿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假如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绚烂的日子;假如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消灭后,家长由于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实行的教育方法。不行否认,有的家长是由于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实行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由于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由于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