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新出观后感影评共五篇_看我和我的祖国感想 祖国 我和 观后感 看我 影评 2024《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看完《我和我的祖国》的 7 个故事,还久久地沉在里面出不来。 仿佛有一大股海浪涌来,淹没所有: 《前夜》那个负责升国旗的工程师,被开国大典的恢弘气派所淹没; 《相遇》里苦等爱人 3 年而不得的少女,被庆祝原子弹爆炸的欢呼声淹没; 《夺冠》当中给大家爬屋顶举天线找信号的小男孩,被弄堂里的街坊邻居所淹没; 《北京你好》的出租车司机,慷慨送出奥运门票后被鸟巢外喜庆的人潮淹没; 虽是献礼片,镜头瞄准的却是小人物,而小人物被大时代的洪流所裹挟,又是我们中国人最习惯的叙事,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提起来总是泪流满面,《我和我的祖国》里多的是这样略带悲情的调子,讨巧地攻进人心底最柔软处。 像开国大典也好,原子弹爆炸成功也好,女排夺冠也好,都是过去的辉煌,人们在过去的辉煌里找出迷失的自己,愁肠百结。独独到了陈凯歌《白昼流星》这一部分,就好像从长长的时间甬道里走出来,突然豁然开朗、气象万千起来。 画面从北京、上海、香港转到大西北,远离都市与权力中心,这里鲜少能找到祖国的记忆,有的只是莽莽苍苍的荒原、一望无际的天。来了两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仿佛来自缺乏教化之地,任凭毛发、指甲疯长也不去修剪。带着满身劣迹游手好闲、鸡鸣狗盗。 陈凯歌居然不惜让刘昊然和陈飞宇扮丑,鲜肉变成小毛贼,有什么可看? 一望而知的是贫困,田壮壮饰演的老干部是救星,收留两个少年,给他们吃喝,教他们礼数。这显然是近年来国家扶贫之路的写照;然而少年还是辜负了老人,偷了钱意欲逃走,简直是农夫与蛇的翻版! 我不禁好奇,这故事还能怎么讲下去呢?难道扶贫工作是无用功?可假如不扶贫,他们还是会去偷,去抢,做出更可怕的事来。 陈凯歌没有停留在简单意义上的献礼,他借用初生小羊羔必须摆脱人扶,学会自己站立的故事,思考了扶贫的现实难题仅仅是在物质上帮扶困难户是不够的,精神上扶贫同样重要。 于是,老人选择了宽恕。 命题的高度一下子上升了,两个少年其实是生活中每一个陷入迷茫看不到前途的年轻人的象征,他们忘却了生活的目标,只记得草原上那个恒久流传的神话 “当白昼流星出现时,人们就会摆脱贫困。” 可听起来也太虚无缥缈了。 这是个信仰匮乏、存在主义危机蔓延的年代,人人只要眼前的欢愉,像陈凯歌这样的导演大可以拍更好玩好看的故事取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