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疫情期间感人事迹材料精选

疫情期间感人事迹材料精选_第1页
1/8
疫情期间感人事迹材料精选_第2页
2/8
疫情期间感人事迹材料精选_第3页
3/8
疫情期间感人事迹材料精选 疫情期间感人事迹材料精选 1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因为有了他们,日常的保洁消毒、治安巡逻、配送分发盒饭等工作才得以有序运转。他们,便是共有 400 余人的雷神山医院物业团队。 2 月 16 日,作为有着 11 年临床护理经验的武汉地产集团物业公司业务骨干杨玲得知雷神山医院 ICU 病房正式启用后,主动请缨:“我有经验,ICU 病房我不进谁进!” 在她的带领下,物业团队 4 名成员承担起 2 间 ICU 病房和护士站等区域的保洁工作,每天工作 10 小时以上。除了正常保洁,杨玲还要负责 1 间 ICU 病房里仪器设备、病床的消毒杀菌工作。“每个患者病床旁都有一个 1.2 米高的大号垃圾桶,平均一天要清运 30 多袋医疗垃圾。”杨玲说。 疫情发生前,陈伟伟是一名专职网约车司机。1 月 27 日晚上 11点,看到朋友圈里招募雷神山医院物业人员的消息,他打了一个咨询电话,两天之后就报上了名。“就如当初选择当兵一样,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自 2 月 2 日进驻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 30 名组员便负责 32 个病区的医疗垃圾转运工作。 刚到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同伴每天要负责 100 袋垃圾的清运。随着收治患者人数增加,这个数字不断攀升,600 袋、1000 袋……任务最重的一天,陈伟伟凌晨 3 点半才下班,回宿舍只睡了 3 个多小时又继续工作。 “陈伟伟快来收垃圾,A16 病区垃圾堆满了。”微信工作群里的消息几乎没断过。作为组长,不管谁呼叫,陈伟伟都第一时间回复并赶到。“谁都怕病毒,但不能因为怕就不处理,我同意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雷神山医院的物业管家、党员李炫汐已经坚守岗位一个多月。1993 年出生的李炫汐,负责雷神山医院的设备维修、生活物资采购等工作。刚开始,医院 2 天之内有 12 个病区开放,各病区护士长对物业工作的要求不尽相同。李炫汐根据各病区的要求协调跟进,每天都要接 120 多个电话。 为了制定精准的物业工作流程,李炫汐一次又一次进入隔离区病房和垃圾转运队,测算每个人的任务量。李炫汐说,“危险的确是有的,可武汉养育了我,这个时候我要回报这个英雄的城市。” 疫情期间感人事迹材料精选 2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风险无处不在。无论是患者体征的轻微变化,还是一个造成污染的漏水点,都有可能潜藏着危机。每一次化险为夷的背后,都有一个关于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的故事。 赵童:那一刻我只想着救人要紧 正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疫情期间感人事迹材料精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